數年前微軟被判壟斷市場,罰款之餘還要推出多一個不包含 Windows Media Player(以下簡稱 WMP) 版本的 Windows。當時仍然為微軟反對派的我心裡就覺得很爽,可是到今日微軟上訴失敗,我卻有另一番見解。

首先不理會到低 WMP 是否做得很爛才會成為今次被開刀的對象,也不只針對 Windows。站在普通使用者的立場,購買了一台電腦回家,誰也想一插好線就能用吧。要是 OS 本身己經包含了足夠的軟件,大部份用家都已經可以很輕鬆的做他們愛做的事了。很方便吧?好了到高級的用家,他們也許不喜歡內置的軟件,插好線了第一時間就要去找替代品。

在我看來,兩者分別在於 “知道有其他選擇” 和 “不知道有其他選擇/不想去選擇”。然而 OS 內置軟件也是沒有影響兩者的使用狀況,什麼使用者沒有選擇,根本是個籍口。那麼到低這是一場怎麼樣的案?相信只有從商家們的數字遊戲中能找到答案。

Categories: Microsoft

4 Comments

SAKi Lovre · 21/09/2007 at 14:42

我始終覺得 WMP 只是一個被開刀的對像,真正目的還是要微軟推出“純淨版”的 Windows。什麼都沒有,可是價格不變,只有檔案總管和一些系統維護的工具。其他的?不就按閣下的需要去“選擇”吧。

>有話「唔怕貨比貨,至怕唔識貨」,只要用戶有追求質素之心,總會找到比較合心意的程式。
非常同意,就算不懂用 Google 也可以問問身邊的朋友吧,總有一個電腦比較好的朋友吧~

泠辰劍一郎 · 20/09/2007 at 18:21

所以不明白,免費的播放程式,比不乏財源的微軟,支援更多格式,除非那些播放程式,只作「非牟利用途」,不然,即使微軟WMP壟斷與否,結果肯定不是WMP獨佔鰲頭。

不過於 Windows Vista 出售後,竟有「增值」Codec Pack--Vista Codec Package,可知WMP有一定的需求。

反觀IE,若沒有人指點迷津,或是入門級電腦用戶,純潔的第一次上網,都用了IE。可是,如果 Windows OS「唔包」IE,必先備其他瀏覽器,方可上網。

有話「唔怕貨比貨,至怕唔識貨」,只要用戶有追求質素之心,總會找到比較合心意的程式。

SAKi Lovre · 19/09/2007 at 21:52

WMP 的功能的確比不上很多免費軟件,很多時由裝好 Windows 至重裝之間都未曾開啟過 WMP 一次…
「碼」應是指 Codec 吧?這個應該不是單方面微軟的問題了,不過現在有些萬能的 Codec Pack 可以一次安裝多個常用的 Codec,已經比以往方便得多了(可是新的格式又不停湧現…)。

泠辰劍一郎 · 19/09/2007 at 18:49

若在下是微軟的「顧問」,建議它於 Windows 7 「刪除」WMP。

另一方面,鑑於現時眾多的「播放程式」各有精彩,微軟應升級WMP,使之功能超越其他「播放程式」(包含多些「碼」)。

到時,方知用者選功能,還是選牌子。

發佈留言

Avatar placeholder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