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VitrualBox 5 + Ubuntu16.04 LTS + AceStream

VirtualBox 5 + Ubuntu 16.04 LTS

於 VirtualBox5 選擇以 UEFI 安裝 Ubuntu 16.04 後,會發生開機時無法自動進入 Ubuntu 的情況。
以下解決方法:

Source: http://askubuntu.com/questions/566315/virtualbox-boots-only-in-uefi-interactive-shell

So, to avoid shell type:

fs0:
edit startup.nsh
and on the opened window add these 2 lines:

FS0:
\EFI\ubuntu\grubx64.efi
press Ctrl + s and Enter to save and Ctrl + q to quit. Then restart VM.

Alternatively, you can always use these 2 lines to exit shell and boot OS. But second time you restart you will be in a shell again and to avoid it edit startup.nsh.

AceStream Ubuntu 16.04 LTS

攪咁多野梗係為咗睇波啦,首先要加入 AceStream 的 source 及安裝 acestreamengine

echo ‘deb http://repo.acestream.org/ubuntu/ trusty main’ | sudo tee /etc/apt/sources.list.d/acestream.list
sudo wget -O – http://repo.acestream.org/keys/acestream.public.key | sudo apt-key add –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acestream-engine

呢度有部分係我猜測的,因為最初試過用 KODI 但唔成功
然後就搵到呢個方法
先到以下網址下載並安裝 player-compat
留意要選擇 32-bit 還是 64-bit
Source: https://drive.google.com/folderview?id=0B7AdLMiZn4FzQ1hLZWxaQ19YY2c&usp=drive_web#list
可以先看看 INSTRUCTIONS

最後

sudo apt-get install acestream-full

假如 AceStream Player HD 不能連接至 acestreamengine 或 acestreamengine 未有自動開啟
需要在 terminal 手動啟動

acestreamengine –client-console –upload-limit 10 –max-connections 50

假如 acestreamengine 出現以下錯誤

ImportError: No module named pkg_resources

需要重新安裝 python resources

sudo apt-get install python-pkg-resources python-setuptools –reinstall

我本身既裝法係用曬上面個網址既 package,但最終係唔成功
於是我就去 apt 剷曬所有 acestream 既 package,然後再裝一次 acestream-full
咁就 OK,但 AceStream Player 唔識自己 run acestreamengine,所以要好似上面寫咁要手動喺 terminal 開

於 AceStream Player HD 設定 output stream

開啟 AceStream Player HD 設定

Tick “Show all settings”,揀 Stream output

於 Default stream output chain 中輸入

#duplicate{dst=”http{mux=ts,dst=youraddress:8902/tv.asf}”,dst=display}

如不用在 Linux 上顯示畫面

#duplicate{dst=”http{mux=ts,dst=youraddress:8902/tv.asf}”}

youraddress 即 Ubuntu 的 IP 或者 DDNS 的網址

追記:(2016/12/19)

喺我部機嘅情況之下,Virtualization interface 要用 Hyper-V,CPU usage limit 需要至少 85%。

我部機:Mac Mini Server Mid 2010, C2D 2.66GHz, 10GB RAM, macOS 10.12.1

SopCast on Mac OSX

官方已經提供正式下載:
http://www.sopcast.com/cn/download/mac.html

感謝網友提供資料!

===== 舊文分隔線 =====

如何上網睇波相信是令一衆 Mac 用家最頭痛的問題之一,多年前我也是當中的一份子。

嗯?為何現在不是?因為我家收到大陸台(毆

不過有時候還是要利用 SopCast 來看一些冷門的球隊,所以又去了找相關的資料。結論是:還是要靠 Wineskin。

這次跟上次使用 wineskin 的經驗很不一樣,因為已經有一個很友善的介面去完成大部分工作,就連安裝 SopCast 的步驟也能於 Mac OSX 中進行。只是播放時必須利用 VLC 或其他播放器來播放。

(閱讀全文…)

ゲーム発展国++

模擬開一間遊戲開發公司,好好玩!現在減價中!

我尋晚由一點玩到四點都唔眼訓…

Download on iPhone AppStore

Daniusoft 免費發放 iPad 用影片轉檔程式

Daniusoft 免費發放 iPad 用影片轉檔程式「DVD to iPad Converter」,不論是 Windows 還是 Mac 都有支援。這是個只做到2010年8月31日的活動,只要到 facebook “LIKE” 它一下,然後填上姓名和電郵地址就可以了!

http://www.facebook.com/Daniusoft?v=app_7146470109

via: 影片轉檔軟體「DVD to iPad Converter for Mac/Win」免錢放送中。 – WA+ER 白蘋果急救室

Mac 的 PS 模擬器 – PCSX-Reloaded

PCSX-Reloaded

PCSX-Reloaded

這是我用過最好的一個 PS 模擬器。基本上無需做甚麼設定就可以用,唯一需要找的是一個 BIOS,就算找不到也可以選用模擬 BIOS,只是相容性會低一點。找到 BIOS 的話就把它放到:

~/Library/Application Support/Pcsx/Bios/
(在 Finder 按 Shift+Cmd+G 然後貼上路徑)

它支援讀取 CD 及 ISO 檔,這算是基本要求吧。顯示和聲音也不錯,沒甚麼大問題出現。操控方面支援用鍵盤或是手掣,不過 OSX 的手掣 driver 似乎不多,像我用的 PS 轉換器就不支援,要另外找。在網路上找到的手掣 driver 有 USB OverdriveGamePad Companion,兩個都是 shareware。

USB Overdrive 比較新,但不知是設定還是 driver 問題,對我的手掣支援不太好。優點是即使不付費也可以用,只是在進入設定畫面時會出現一個約十秒的提示。

至於 GamePad Companion 的設定比較單,支援很好,但只提供45天試用,所以要用邪道才可以長用。由於我只能選擇這個,只好去找邪道道長谷歌先生(谷歌:又是我!?),他給了我一道靈丹妙藥:

j-583-9437-fzi-0621-05-1

如何服用和每次的劑量等等我相信不用我教了吧~XD

連結:
PCSX-Reloaded
USB Overdrive
GamePad Companion

蘋果亂報 (2010-06-09)

蘋果神教年度最大規模慶典 WWDC 已經正式開始了。重頭環節當然是萬人朝拜神教教主夾不死的 Keynote 布道大會,整個布道過情可以在這裡重溫。

iPhone 4

夾不死介紹了神教最新的宗教物品 — iPhone 4。iPhone 4 被賜與金屬光環天線、神的視網膜、 爆旋 陀螺儀,以及高品質相機。最重要的,還是由教會親手設計的心藏 A4。

金屬光環天線的設計,大概是為了增加內部空間的同時又能加強接收能力。只是這樣是否會經手指令我們的身體也成為天線呢?雖然每天都有無數的電波在城事中穿梭,但直接拿自己來當天線又是另一回事啊?

夾不死說神的視網膜讓大家可以看得更真更深更開心。將 dpi 增大4倍就獲得全場如雷灌耳的掌聲,夾不死的演講技巧真不是蓋的。舊有程式不用改變任何東西,神的視網膜會自動增大文字的 dpi 及放大畫面。

加入陀螺儀是個很好的決定,這將會讓 iOS 遊戲更進一步。

高品質相機其實早就該要有,不過這次連高清錄影及 iMovie 都有,相信教會是想攪個高清短片平民化運動。

A4 心藏跟 iPad 是一樣的,由神賜與高強的運算能力及播放高清影片的能力。在獲得強大能力的同時,它的電源管是超強的。加上利用省來的空間而加大了的電池,無論通話時間還是備用時間都得到提升。

總括來說,由於其外觀設計早已流出,所以這方面沒太大驚喜,用上 A4 也是意料中事。反而它在處理舊應用程式在神的視網膜下使用的做法讓我感到驚喜,這比 Android 要兼顧高低 dpi 來寫程式少很多煩惱。iMovie 的出現是始料不及,是最大的驚喜,想也沒想過手機可以用來剪輯高清影片。

One more thing…

還有一件事,iPhone 4 是有前置鏡頭的,就是說可以打 Video call。不過,那是 iPhone 4 to iPhone 4 的 “FaceTime” video call,是教會自行設計的開放標準,而且必須要在有 WiFi 的環境下才能使用。雖然 Video call 遲來了幾個世代,但在現場的 demo 看來,視像的質素應該比 3G Video call 要好。這大概是遲來的原因吧,「一是不用,要用就要做到最好」。

讚文:神學家S

AA 大戰:談 Flash

昨晚,Steve Jobs 掉出了一段超長,談及為何不讓 Flash 登陸 iPhone OS 的因原

(下面引用的都是小弟意譯,一切以原文為準)

Adobe 說我們的決定是商業考量--他們說我們要保護我們的 App Store--但事實我們的決定是基於技術問題。Adobe 提出我們的是封閉系統,而 Flash 是開放的,但現實正好相反。

Steve jobs 提出的六點如下:

1﹒開放標準

Adobe 是 Flash 的 100% 持有人。Flash 的未來完全由 Adobe 來決定,並不像其他開放標準如 HTML5 及 H.264 那樣,由一個標準委員會來控制。

2﹒完整互聯網

Adobe 不停說 Apple 的手提裝置不能瀏覽 〝完整的互聯網〞,因為在互聯上超過75%的影片都是用 Flash 的。不過他們沒有提及大部份的影片都有提供 H.264 版本。

3﹒安全性及效能

Flash 太多保安漏洞,安裝在 iPhone OS 上會令系統不安全。而在 Mac 上大部份當機的原因都是來自 Flash 的問題。

4﹒電池壽命

要有效長的電池壽命就要靠硬件去解碼影片,就是用工業標準的 H.264。但很多 Flash 影片網站仍是使用沒有硬件做解碼的編碼。

5﹒Touch

Flash 並非設計給 Touch 環境下使用,而是在電腦用滑鼠用的,例如不少網站用的 “rollovers” 屬性,就是當你的滑鼠指標停在某點時會有 pop-up 選單的動作。

6﹒Technology

Adobe 的目的是讓開發者可以開發跨平台的軟件,但這樣會阻礙技術發展,還阻礙開發人員接觸及使用新技術。因為跨平台就等於你只能用在各個平台都有的東西,當一個平台推出新技術時,你必須等待其他平台都提供此技術後才能使用。

今早看到的 Adobe CEO Shantanu Narayen 的反擊

Steve Jobs 只是在放煙霧,Flash 是開放規格,Apple 的限制對開發人員是個負擔,對技術發展沒幫助,對電池用量顯然有錯誤的見解,而 Flash 相關的當機是系統問題多於 Adobe 軟件問題。

Adobe 說甚麼也好,夾不死要夾死你就夾死你 XDDD

其實我覺得讓 Flash 進 iPhone 沒問題,但我只想問一下,用起來會方便嗎?我不是蘋果的甚麼甚麼教義派,但我同意 Steve Jobs 在 Touch 方面的看法。Flash 本身不是設計給 touch 去使用,用起來也是苦了自己。

Flash 要出現在 iPhone OS 有兩個機會:就係渺茫同冇機會

說實話,我很討厭 Flash,不過又不得不用它。

YemuZip – 簡易壓縮工具

話說我早幾天在對一個 iPhone 軟件 進行技術性爆破修改重組 做一些不能說的事情後,在重組的最後階段 — 打包 — 時才發現,OSX 內建的壓縮工具很 “屎”…不知怎的線是不能壓縮某一個特定檔,於是便找來這個壓縮工具。

使用方法很簡單,只需先揀選儲存位置,再把需要壓縮的檔案拖進去就行了。

YemuZip

YemuZip

YemuZip 網頁:http://www.yellowmug.com/yemuz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