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經用咗 No-IP 嘅 DDNS 服務好耐,但有自己嘅 domain 又屎忽痕想用佢做 DDNS。
於是乎我就搵 Google 大神睇下有冇可能(仲未習慣用 AI 真係跟唔上時代嘅步伐呀),又真係有喎…仲要 Cloudflare 免費 account 都已經用到。
方法好簡單,就係利用 Cloudflare API 去 update DNS 嘅記錄。
(閱讀全文…)
雖然已經用咗 No-IP 嘅 DDNS 服務好耐,但有自己嘅 domain 又屎忽痕想用佢做 DDNS。
於是乎我就搵 Google 大神睇下有冇可能(仲未習慣用 AI 真係跟唔上時代嘅步伐呀),又真係有喎…仲要 Cloudflare 免費 account 都已經用到。
方法好簡單,就係利用 Cloudflare API 去 update DNS 嘅記錄。
打開 VM settings,到 Hardware -> Bootorder,開啟”Select boot device on startup”。
啟動 VM,會進入 BIOS,揀 Device Manager -> Secure boot config,將 “Attempt Secure Boot” 取消(沒有 “X” 才是取消)。重新啟動 VM 就不會再出現錯誤。
沒問題後可以把”Select boot device on startup”取消。
其實只係攪到佢可以行「非官方程式」…
長話短說,先入正題。
活化步驟很簡單:
1)下載 Final h-encore2 & VitaDepoly
2)安裝 h-encore2 及 VitaDepoly
3)完。
安裝前首先要確定你有一台運行 Windows 而又能夠連接 Vita 的裝置。Vita 的 firmware 可以升至 3.73,我也是在 3.73 的 firmware 上安裝的。
如果你像我一樣用 Mac,可以用 Parallels 等 VM 軟件,Network 裝置直接使用 Host 的 Network adaptor 應該就可以。
Windows 方面…可以在微軟看看這個能不能幫到你。
NM$L 的工程師實在太聰明,一堆自作主張的行為實在令人非常討厭。今次就係將一個數值好大嘅數字自行以冇計數機應該睇唔明嘅科學記數法顯示。
然而我需要嘅係果組數字嘅字串…
CNMB 我試過用上回學過嘅方法,結果都係比返科學記數法嘅字串我,放是都係去搵 Google 大神,好快就搵到原來要用 CONCATENATE
呢個 function。
=CONCATENATE(C2)
CNMB Excel! NMSL!
咁就可以成組數字變成字串!
EDIT: 原來用 TEXT
都可以:
=TEXT(C2, “0”)
最近才開始使用 source tree 搭 bitbucket 來做 version control,遇到的都是 SSH 認證的問題。首先是要在 bitbucket 的設定加入自己電腦的 SSH key,再來就是要在電腦入的 ssh 加入 bitbucket 的 identity。第一點比較易做就不作筆記了,第二點就有一點點不太易找到原因,所以就記錄一下。
如果在 push 的時候出現以下錯誤:
[email protected]: PERMISSION DENIED (PUBLICKEY).
就有可能是 local 電腦的 ssh 未有加入 bitbucket 的 identity 所致。先到 terminal 試試連線:
$ ssh -Tv [email protected]
如果出現 “Permission denied (publickey).”,再執行以下指令:
$ ssh-add -l
如果沒有像 “4096 SHA256:….. {your-user-name}-Bitbucket (RSA)” 這樣的字串,那就要加入那個 identity。加入前請先確定你已經 generate 了 SSH-key 以及有用 OAuth 連結 bitbucket 的帳戶。
在 ~/.ssh 資料夾內,應該會有一個檔案叫 “{your-user-name}-Bitbucket”,然後用以下指令加入該檔:
$ ssh-add {your-user-name}-Bitbucket
加入後再用“ssh-add -l”看看有沒有這個 identity,有就代表成功了。最後可以再執行“ssh -Tv [email protected]”看看能否連線,當然直接再 push 也可以啦。
都係時侯要開一個用 Excel 用到扯火嘅系列…第一擊就係 — 點樣將格式化咗嘅數字複製成文字。
今日遇到嘅情況係,收到客人嘅 Excel,其中一個 column 嘅數字係咁嘅:
123-456-9
複製後無論係就咁貼上,定係用選擇性貼上值,一樣只會出現未格式前嘅數字:
1234569
其後發現儲存格格式係自訂:000-000-0
最後解決方法就係用內置 function TEXT(value, format_text)
TEXT(A2, "000-000-0")
之後再複製貼上值就完成。
很久以前就想找一個簡單易用的 socket library,最近終於找到一個叫 SwiftSocket 的 library,是以 Swift 寫成的簡易 socket library。
使用方法亦很簡單,首先建立一個 TCPClient object,然後使用 connect() 方法連接。比較特別的地方是它是返回一個 “Result” object 來表示連接成功與否。
let client = TCPClient(address: “www.apple.com”, port: 80)
switch client.connect(timeout: 1) {case .success:
// Do something
case .failure(let error):
print(error)
}
於 VirtualBox5 選擇以 UEFI 安裝 Ubuntu 16.04 後,會發生開機時無法自動進入 Ubuntu 的情況。
以下解決方法:
Source: http://askubuntu.com/questions/566315/virtualbox-boots-only-in-uefi-interactive-shell
So, to avoid shell type:
fs0:
edit startup.nsh
and on the opened window add these 2 lines:FS0:
\EFI\ubuntu\grubx64.efi
press Ctrl + s and Enter to save and Ctrl + q to quit. Then restart VM.Alternatively, you can always use these 2 lines to exit shell and boot OS. But second time you restart you will be in a shell again and to avoid it edit startup.nsh.
攪咁多野梗係為咗睇波啦,首先要加入 AceStream 的 source 及安裝 acestreamengine
echo ‘deb http://repo.acestream.org/ubuntu/ trusty main’ | sudo tee /etc/apt/sources.list.d/acestream.list
sudo wget -O – http://repo.acestream.org/keys/acestream.public.key | sudo apt-key add –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acestream-engine
呢度有部分係我猜測的,因為最初試過用 KODI 但唔成功
然後就搵到呢個方法
先到以下網址下載並安裝 player-compat
留意要選擇 32-bit 還是 64-bit
Source: https://drive.google.com/folderview?id=0B7AdLMiZn4FzQ1hLZWxaQ19YY2c&usp=drive_web#list
可以先看看 INSTRUCTIONS
最後
sudo apt-get install acestream-full
假如 AceStream Player HD 不能連接至 acestreamengine 或 acestreamengine 未有自動開啟
需要在 terminal 手動啟動
acestreamengine –client-console –upload-limit 10 –max-connections 50
假如 acestreamengine 出現以下錯誤
ImportError: No module named pkg_resources
需要重新安裝 python resources
sudo apt-get install python-pkg-resources python-setuptools –reinstall
我本身既裝法係用曬上面個網址既 package,但最終係唔成功
於是我就去 apt 剷曬所有 acestream 既 package,然後再裝一次 acestream-full
咁就 OK,但 AceStream Player 唔識自己 run acestreamengine,所以要好似上面寫咁要手動喺 terminal 開
開啟 AceStream Player HD 設定
Tick “Show all settings”,揀 Stream output
於 Default stream output chain 中輸入
#duplicate{dst=”http{mux=ts,dst=youraddress:8902/tv.asf}”,dst=display}
如不用在 Linux 上顯示畫面
#duplicate{dst=”http{mux=ts,dst=youraddress:8902/tv.asf}”}
youraddress 即 Ubuntu 的 IP 或者 DDNS 的網址
喺我部機嘅情況之下,Virtualization interface 要用 Hyper-V,CPU usage limit 需要至少 85%。
我部機:Mac Mini Server Mid 2010, C2D 2.66GHz, 10GB RAM, macOS 10.12.1
為免忘記了的時候又再四處尋找,就是寫下來好了…
在 Profile 內的 chrome 資料夾,新增 userChrome.css
純文字檔,如果已經存就打開修改。
treechildren {
font-size: 12.5px !important; // 字型大小
font-family: "Hiragino Maru Gothic ProN" !important; // 字型
}/* Unread message */
treechildren:-moz-tree-cell-text(unread) {
font-weight: bold !important;
color: rgb(130,90,178) !important
}
儲存後重啟 Thunderbird 即可。
雖然曾經一度使用 Transmission 還用的很爽很開心,但因為 很傻很天真地 懷疑它可能因為沒有 DHT,而令下載速度有點慢,所以轉用了跟 uTorrent 很相似的 KTorrent。不過近日發現 KTorrent 遇到一些中文檔案的時候會令檔名變亂碼。碰巧 Transmission 有更新版本,所以我又想用回 Transmission 了…(其實我是比較喜歡 Transmission 的介面,KTorrent 長的很醜,還要特地安裝 KDE 的東東… 自作業,明明是在用 Gno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