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L-E,充滿著 Apple 的味道

不得不提,這是一套不錯的電影。對白不多,但又能讓大人及小朋友這兩個層面的人滿足。在小朋友層面,機械人們只是用身體語言就能讓小朋友們捧腹大笑;在大人的層面,又能帶出對現今社會的各種諷刺,還可以欣賞 PIXAR 精湛的 CG 技術。

除此之外,有入場觀看 WALL-E 的朋友也許會發覺到,其實這套電影有不少跟 Apple 相關的東西存在。除了 WALL-E 用來研究人類行為心理學(?)的 iPod 和充電後發出的 Mac 機開機聲外,根據外國網站的報導,還有些跟 Apple 有關的東東。如 WALL-E 的收藏品中有舊款的 Apple Keyboard;導航系統 Auto 所使用的聲音合成器 “MacinTalk”;還有最重要的是,女主角 EVE 的設計是出自 iMac、iPod 和 iPhone 的設計師 Jonathan Ive 之手,難怪某人說這傢伙很有親切感。

這一切一切,或多或少都跟 PIXAR 曾經由 Steve Jobs 出任過 CEO 有關(Steve Jobs 乃 PIXAR 的 CEO 直至 2006 年)。這也許因為 Apple 想透過電影去宣揚其設計意念或思想改造各觀眾。不過再想一下,當 PIXAR 的電影都充斥著這種 Apple 的味道時,作為觀眾的大家,會否覺得厭惡呢?又或者覺得,在 PIXAR 電影中尋找 Apple 相關的東東其實是很有趣呢?

當輕省筆電不再輕和省…

看過台灣的 Computex 2008 報導後,看到有很多廠商都在 eeePC 成功後就一鍋瘋推出類似的產品。那麼本家的 eeePC 呢?推出10吋的 eeePC,更快,更重,更吃電,而且更貴。

試想想輕省筆電當初的目的,不過是一台能跑文書軟件和上上網的細小輕巧筆電,價格也是很低。到現在廠商都在推出功能更強,螢幕更大的型號,而價格方面更直迫一些低價的入門級筆電,這好像有點本末倒置了?這情況到底是廠商想「食住條水」,還是市場真的有這個需要呢?往後的銷情就是答案了。

iPhone 行貨要來了!(真的)

一直以來大家都渴望著 iPhone 行貨的來臨,之前有傳薯乜東-禾的瘋 Smartone-Vodafone 會在四月推出,但事實證明了這是假的(是誰發放假消息!?拖出來打!!)。現在我跟你說哦,這個讓人望穿秋水,引頸企盼的 iPhone 行貨終於有正式的發表了!(一陣掌聲)

Hong Kong and Macau, 29th May 2008 – Hutchison Telecommunications (Hong Kong) Limited today announced that it has signed an agreement with Apple to bring the iPhone to Hong Kong and Macau later this year.

對,就是會由3在香港和澳門推出 iPhone,不過現在知道的就只是這麼的一點點,會否是3G的 iPhone 還是未知數。但是就這麼一點點的消息也足夠讓蘋果粉絲 high 足幾個月吧!

Google + Andorid

via: Android Community

嗯,這次由 Google 帶來的 Android demo 比以往的 Android 消息都精彩多了。在原文中的短片可以看到,很多功能和 Apps 都是在一個畫面內直接啟動,可說是簡化了不少步驟,令介面又再精簡一些。至於實用性方面,好像沒有看到任何就「觸控式打電話」而做的東東,難道是要佩搭一個 keypad 才行(不過我想沒可能會這樣吧?)?

在原文網頁中的短片,並沒有提及能不能替主選單的圖示做分類或以 Tab 形式擺放,假如圖示太多的時候,分類和 Tab 可以加快找到目標的速度吧。

然後是查看新訊和 miss call 的方式,就是從上方拉下一個 panel 來查看。我覺得這個是不錯的。

桌面的另一端,是擺放 Widgets(我想是吧?)和 shortcuts 的地方。

解鎖的方式還真是想的周到,是可自訂的畫線形式。這樣是可以增加安全性啊~

最後的是必須看片才行的東東,Google’s Street View 新玩法。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watch?v=4PRfVKzuUJ4]

原文網頁內更多操作短片可以觀看。

這個 Android 嘛,介面做的算是不錯,雖然仍有要改善的地方,但總算追近了 iPhone 一步。開放式系統意味著將會有大量的 Apps/Mods 產生,希望這平台的誕生能將 WM 和 S60 迫得更緊,大家再創出更多新玩意和電話的新用法。最後,希望不要做的比 S60 差吧…

自己的電腦得由自己管

今時今日,還有很多人在安裝軟件和更新的時候,甚麼都不理,不停按下一步就算。當中到底安裝了甚麼,完全沒有在意。到不停有廣告跳出來時就抱怨防毒軟件不夠好,某某公司的軟件附送病毒之類。老實說,只要在安裝時花多一點的時間注意一下,可以避免不少這種情況。

同樣地,現在的更新軟件也會夾雜一些未必是使用者需要的東西上去。就像近日 Apple 的 Safari 3.1,可以透過 Apple Software Update 進行安裝及更新。有些 Windows 使用者投訴,他們更新 iTunes/QuickTime 時「被迫」安裝了 Safari。我說啊,花那麼一點點時間看看到底有甚麼難處?明明就寫的很清楚…

Apple Software Update (Windows)

其實 Windows Update 和 Microsoft Update,還有大部份軟件安裝的時候都已經是這樣讓你有選擇的權利,為何大家要放棄這個權利呢?
相關網頁:
[Safari 3.1爭議] 安裝前,請三思(ZDNet Taiwan)

香港的 CD 盒一直都是這樣的嗎?

上月買回來的 Beyond 25th Anniversary,那時侯就已經覺得 CD 很難從盒中拿出來,碟子被中間的夾位卡得很緊,每次都要把 CD 屈曲至這樣才能成功將 CD 拿出來…

HK CD Case

這樣拿碟的方法在很多年前我買的日本 CD 已經開始使用了,還以為是世界大同啦,畢竟都只是 CD 盒一個。但後來發現,Beyond 這隻碟原來要大大大大力按下中間的夾位才行…嗯,世界真大呢 (沒有其他含意啦,真的沒有)…香港的 CD 盒一直都是這樣的嗎?(多年沒有買過香港 CD 的人留)

我不要自動播放呀

極攞命既廣告極前衛既網頁設計後,原來仲有一樣咁多年都咁煩人既野未講過,就係自動播放。

早 o係 56k 年代,大家做既網頁都好鐘意用 MIDI 黎做背景音樂,老實講真係好爛,雖然我知作者要做一隻 MIDI 需要花唔少時間,但無奈我張 sound card 太 cheap,點播都係爛。為左唔好比自己既耳仔受罪,我只好將 MIDI mute 左佢。

到今時今日,大家都講緊每秒幾百 k 上落既日子,背景音樂已經由 MIDI 變成 MP3 同 Flash。每次一到某些日記、某些 blog 或某些網站,音樂就會立刻奏起,實行先聲奪人話知你死。我想話,你鐘意聽咩歌冇人會阻止你,但可唔可以唔好迫人聽?改一改個設定有幾難?假如係有 media player control 都還好,可以手動停左佢,但對於果 d 用 <bgsound> 同收埋個 media player 既人我真係無話可說,連一點點選擇既權利都唔比我…好,我 bam9 ban 鬼左你!

今日我搵返呢個委員會既網,佢地就係為幫助各位解決以上問題而成立的。有需要既人仕可以去睇睇同埋拎個貼紙貼落自己個 blog 度。

FAUC